close

  “涇渭分明”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。只要是把漢語當做母語的人,都知道它是“一清二楚”、“黑白分明”的親兄弟。按照漢語詞典解釋:涇渭分明是指涇、渭二水,一清一濁,雖合流匯聚,卻清濁分明。比喻是非明瞭,境界清楚。但究竟“涇清渭濁”,還是“涇濁渭清”,卻一直以來難辨雌雄,成了一個難以定論支票貼現的懸案。
  可是,隨著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西安渭河遺址的發掘,這個謎團又有了破解的證據。據媒體日前報道,此次發掘,在廚城門一號橋發掘區的埋沙堆積中,考古人員發現了兩枚清代錢幣及清代遺物。而“康熙通寶”埋藏層向上厚約3.5米左右,是呈土黃色的細沙堆積,表明此時的河流是渾濁的;在“康熙通寶”的埋藏層二胎向下,一直到不含任何人工遺物的早期河床,大體厚約2米左右,顯示的則是河流較為清冽的粗砂堆積,呈藍色。這就是說,在“康熙通寶”之前,也即在康熙之前,渭河是清澈的,之後才開始變得渾濁起來。(1月14日華商網)這樣的發現,似乎顛覆了有些詞典“涇河水清,渭河水渾,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”的解釋。
  據考古專家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測定,廚城門一號、三號、四號橋和洛城門橋的時代,其最早為戰國時期,最晚是在唐代。這樣算來,廚城門橋至少沿用了兩個千年。也和考古結論不謀而合。你想,橋能一直使用,說明淤積甚少,說明這裡一直就是渭河的主河道。上千年淤積2米,和幾百年淤積3.5米,無疑也說明瞭水質清濁的不同。而且這樣室內裝潢的結果,還能從古詩文中找到支撐。西晉文士潘岳的《西征賦》中說:“(長安)北有清渭濁涇。”認為渭清涇濁。杜甫“去馬來牛不復辨,濁涇清渭何當分”、“旅泊窮清渭,長吟望濁涇”的詩句,也是渭河水清的旁證。此外白居易《泛渭賦》中的“泛泛渭水上,有舟沿兮溯兮,當此百裡之清流”的表述,也足見唐代渭河“清流”的景象了。
  然而,早於唐詩的《詩經》,卻有涇清渭濁之說。《詩經》中載:借款“涇以渭濁,湜湜其沚。”東漢學者鄭玄對此解讀:“涇以有渭,故見渭濁。”由此看來,從《詩經》的作者到東漢大儒鄭玄,都是涇清渭濁的見證人。
  其實最重要的,並不是涇渭孰濁孰清的分辨,而是形成濁清的原因。從地理淵源上說,渭水自甘肅烏鼠山發源流經陝西入黃,經過的是八百裡秦川;而涇水全程,流經的是黃土高原,是水土流失最為容易也最為嚴重的地區。這就為涇濁渭清,打下了天然的基礎。但歷史上“涇清渭濁”和“涇濁渭清”交替出現,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實,因此才有了“涇渭何時分明過”的感慨。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教授認為,涇渭清濁的歷史變化,與當地植被的保存與毀壞以及水土流失是否嚴重,有著密切的關係。不同歷史時期在兩水上游地方開發程度的不同,導致了這兩條河流含沙量的變化。比如秦漢時期,涇水上游地區接受了大批移民,農田面積增大而森林草場破壞,使得水土嚴重流失。渭水流域植被變化商務中心對河中泥沙量的影響,也有同樣的規律。有專家認為,康熙年間人口大增,從而加大了對於土地的使用,這也是導致渭河變渾的原因。
  由此可以斷定,河水渾濁還是清冽,人也是極大的因素。如果要一個美麗的家園,就不能破環我們的環境。尤其對人為的破壞,更需要堅決地制止。你亂砍濫伐,就會水土流失、山體滑坡;你退耕還林,就會山川秀美、人類宜居,最終受益的還是人類。如今“美麗中國”已經成為國人的共識和目標,但美麗中國又是由“美麗陝西”、“美麗四川”、“美麗西藏”……匯聚而成;其中,自然也包括美麗每一條河流,美麗每一座大山的實實在在地作為。就像西安對渭河沿岸排污堅決關停那樣。沒有壯志斷腕的決絕,任由環境破壞肆意存在,那麼最終,就不是誰清誰濁的問題,而是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”了。
  文/雷鐘哲  (原標題:“涇渭不明”的啟迪何在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m24fmnzy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